2018年, 第1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11-10
  

  • 全选
    |
    旅游思想汇
  • 陈水映
    旅游研究. 2018, 10(6):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孙盼盼
    旅游研究. 2018, 10(6):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芝,谢新宇
    旅游研究. 2018, 10(6):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骆梅英
    旅游研究. 2018, 10(6):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邹永广
    旅游研究. 2018, 10(6):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王欣欣
    旅游研究. 2018, 10(6): 1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迁, 保护传统村落的呼声日益高涨, 但是在实践中应该保护哪些内容、 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仍存在不同的争论, 研究传统村落的乡愁文化内涵和美的本质, 成为探究保护要点的一种路径。 文章以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为案例地, 通过运用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法, 以旅游者为调研对象, 探究传统村落的乡愁审美体验。 研究发现,身体的舒适是最直接且最重要的感受, 其中视觉感受占主导, 与其他多种感官的感受共同构成丰富的审美体验; 传统村落的环境氛围、 物质与精神文化承载着传统文化和乡土特征的元素,都蕴含着开启乡愁的密钥, 能引发乡愁的审美体验; 乡愁是一种跨越时间、 空间维度的感受,能带给人乡愁体验的传统村落应该是有历史文化积淀、 能反映当地文化特征的。
  • 叶燕霞
    旅游研究. 2018, 10(6): 2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游客人次的准确预测显得尤其重要。 主要提出了一种基于 LSTM 神经网络和 ARIMA 模型的组合模型对入境游客人次进行预测, 并以香港、 澳门、 上海的入境游客人次为例, 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个城市的入境游客人次的实证结果都表明动态神经网络 LSTM 比静态神经网络 BP 网络更适合预测时间序列,组合模型的预测较准确。 基于 LSTM 与 ARIMA 的组合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入境游客人次, 对制定出更合理的旅游资源配置方案,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 桑森垚, 王世梅
    旅游研究. 2018, 10(6): 4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旅游凝视理论, 利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通过探索中国志愿旅行者志愿旅行体验过程中的意义建构, 深入解析中国志愿旅行者体验的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 中国志愿旅行者体验是其凝视并解读地方、 他者和自我符号意义的结合。 第二, 中国志愿旅行者体验是其基于东方主义价值观、 信念, 以及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主义凝视的过程。 第三, 社交媒体以及照片处理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志愿旅行者的凝视、 自我标出和自我意义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方式。
  • 王 瑞, 王 镜
    旅游研究. 2018, 10(6): 5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 2014 年成功加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的 “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中国段)” 为例, 将官方与游客两方面的网络文本加以比较研究, 一方面通过 VisualStudio 2010 统计出丝绸之路各遗产景观的关注次数与共现次数, 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来形成官方与游客的社会网络关系图, 由此来对官方与游客的关注偏好、 共现偏好及两者间的差异进行探究, 以期为官方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
  • 李元昊, 谢洪忠
    旅游研究. 2018, 10(6): 65-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哈尼文化展开文化补偿, 是云南省红河县甲寅镇实现其旅游扶贫系统中文化传承、 经济增长和社会扶贫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 受到有限资金、 资源和政策等因素的限制, 为了提高文化补偿的效率和效益, 有必要确定甲寅镇哈尼文化补偿的优先级。 因此,文章在分析甲寅镇哈尼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立足甲寅镇旅游扶贫的发展现状, 主要对甲寅镇哈尼文化补偿优先级的决策对象、 评价准则、 准则赋权和决策对象计分等内容进行了探索, 解决了文化补偿优先级决策问题中 “对谁决策、 怎样决策、 结果检验” 的问题。
  • 韩 璐,明庆忠
    旅游研究. 2018, 10(6): 74-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兼有边境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之复合特征, 又有其内在的发展机理。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研方法, 从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内生驱动要素与外部驱动要素两层面对其发展的驱动要素结构进行剖析, 认为: 其内生驱动要素有符号驱动、 节事驱动、 人才驱动、 阈界驱动和获取发展空间的附生驱动五种; 其外部驱动要素可划分为引导、 推进、 实践与反馈四层推进链。 并在驱动机理的基础上辨析其与战略性要素的耦合路径,以期为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健全要素体系提供参考。
  • 马丽君, 张家凤
    旅游研究. 2018, 10(6): 83-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是指旅游活动的外部性。 文章收集 2000 至 2016 年湖南省各市州旅游总收入、 旅游总人数等有关数据, 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引力模型等方法, 分析湖南省各市州之间的旅游经济发展溢出效应, 结果发现, 各市州之间存在普遍的旅游经济溢出关系, 但溢出关系数量偏少, 且大多数溢出关系的溢出效应偏弱。 旅游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州, 有很强的 “吸金” 能力, 旅游投资大多流向这些市州,是其他市州旅游经济溢出的主要对象。 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距离是影响溢出范围的重要因素, 旅游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市州, 往往溢出范围较大, 溢出关系也多发生在旅游和经济发展水平高、 空间距离较近的市州之间。